第一百五十四章 别样人生-《王道寒》


    第(2/3)页

    敲门必须用重金,方能获得相见的待遇,这或许就是以礼相待,所谓礼遇的最好阐释。

    而那素有万书先生的任平升,倒是没有让陈文龙失望,在热情接待过后,他给陈文龙出了一个主意。

    其意思很简单,就是让陈文龙继续赋诗,而随后的一切事宜,皆由他自行帮忙。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陈文龙负责写诗,他任平升则负责帮忙收藏,用来招揽城里的文人墨客们,前来花钱观赏。

    这一举两得的好事,他们二人,也能各取所需;所得的钱财,二二分账,看起来不错,可实则不然。

    原因在于,接下来的几次愉快地合作后,那任平升居然跟陈文龙,玩起了猫腻。

    他通过大力鼓吹鎏光诗魂的名气,用来呼吁平水城内诸多文人雅士们,花钱来欣赏,其所得之钱财,可谓是极其的丰厚。

    据不可靠的消息称,任平升通过陈文龙的诗篇,所得纹银不下千两。

    而实际上,他折算给陈文龙的不到百两。

    面对这一不均等的待遇,陈文龙也是无能为力,毕竟是任平升有恩再先,他也不能翻脸不认,跟其撕破脸皮。

    不然后果很严重,他将会身败名裂。

    那刚刚建立起来的名气,也会因为他们二人关系的决裂,从而不复存在,到时生活又会倒转,一切又会回到最开始的境地。

    陈文龙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一直是听之任之,不敢与身份崇高的任平升,有任何地逾越之举。

    当然,他还得给任平升,这位平水城里的万书先生,笑纳一点彩礼。

    至于上供的银钱,需要多少,则全凭任先生的个人喜好了!

    多则,他会高兴,反之,则会令其不喜,还会直接影响陈文龙的获利情况。

    然事如愿为,普天之下,怀才不遇者,多如牛毛,又有多少才华横溢之辈,不甘荣辱,最后隐没在平庸之中,而不为人知。

    陈文龙能有今时今日的造化,得益的是他的文采,还是任平升的提携,这其中的缘由,明眼人一看并知。

    但他随后所作的诗赋,却没有了多少的惊艳之处,却让无比地遗憾。

    相比他的第一首《孽缘情深》,在后来的诗文之中,人们再也找不到了当初的感觉。

    以至于,曾经的那种,刻骨铭心的情感流露,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对于这些的变化,也让鎏光诗魂的这一名号,遭到了一些文人雅士的质疑。

    他们觉得陈文龙此人,本就是不是一位合格的诗人,他不过是一时地兴起,从而一成而就,写下了那篇广为流传的《孽缘情深》。

    除了对名号的质疑,就连陈文龙本人,也跟着被人们所怀疑。

    他们围绕着陈文龙,展开了不可附加的言论攻击,说其平庸无能,文才匮乏,根本不配拥有鎏光诗魂的殊荣。

    这对陈文龙的打击,无疑是灭顶之灾,使得本就儒弱的他,不禁为此羞愧难当;乃至后来,他在三年多的时间里,都未曾踏出家门半步。

    作为一名有骨气的文人,他对礼义廉耻,和个人的品德名声,看得是极为地重要,甚至比他的身家性命,还要看重。

    当然,他也想证明自己,最直接地方式,并是用自己的诗篇,去向人们证明自己的才学。

    但他的尝试和努力,却换来了任平升的婉言拒绝。

    因为,他的名声大噪,全得意于任平升的吹捧,如今身败名裂,鎏光诗魂的名气,已然不复存在,他自然就想到了对方。

    而且,能给予他帮助的,也只有那精于算计的万书先生,有着力挽狂澜地能力。

    可是任平升的话,却彻底将不甘心的他,打入了深深地低谷之中。

    记得他曾对陈文龙说:“人啊!就得认命,该你有的,和不该你有的,你要认识清楚。而你所得到的一切,都是我给的,我能给你,也能要回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