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宝剑藏锋芒-《王道寒》
第(2/3)页
这只在传说中,才有的飞剑法宝,向来都是可遇不可求之物,个中的机缘巧合,可谓是不小啊!
等待长剑的舞动之势,稍有减缓,王宝山抬手一招,运用隔空取物的方法,随手收回了那把宝剑。
这还得亏阴风老人,在先前的时候,曾送他一部名为《风雷刀谱》的功法,里面就提及过不少祭炼,和使用法宝的方法。
虽然以他现在的修为能力,还无法祭炼那把风雷刀,但简单的使用方法,他在闲暇之余,早已摸清了一些较为浅显的路数。
所以,他此刻才能运用灵力,勉强地驱使飞剑,做到隔空御剑的超常发挥。
“宝剑藏锋芒,千里取敌首……”
“一剑在我手,天地任横行……”
像这样的豪言壮语,在修行者们之间,多有流传,王宝山也曾听过不少。
他很清楚,作为一名修行者,能拥有一柄飞剑法宝,意外着什么。
不说其他,光那隔空杀敌,御剑凌空,就足以让他心潮澎湃,无限遐想了。
可想象虽好,但现实却很意外。
王宝山倒是听过不少,金灵儿、水灵等人,对法宝之事的介绍,但他终究没有亲眼目睹,和接触过专修飞剑的修行者。
对于那些真正地隔空御剑,他还停留在听说的阶段。
现在的他,能勉强地驱使飞剑法宝,做到当空飞舞,也只是一点皮毛的微末之技,并没有传说中的那般能力。
在收了宝剑后,他安抚了一下心中激荡地心神,开始翻阅起了白猿的那些竹简。
而所谓的竹简,乃是古时之人,用来写字的竹片,也指写了字的竹片,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用木片做的称木简。
竹简多用竹片制成,每片写字一行,将一篇文章,以书写、或篆刻地形式,赋予竹简之上,再编联成卷轴,通常称之为“简牍”。
这是古代最早的一种书籍形式,用于书写文字的竹片,通常被称作“竹牍”,多用于书写短篇文言。
简牍是古代的先民,在纸张未发明之前,书写典籍、文书等文字载体的主要材料,是最古老的图书之一。
据王宝山清点,发现那头大白猿所收藏的竹简卷轴,大约有二三十卷不等。
其中的字形结构,和书法体势,略带“鸟虫书”的笔势,所形成的“中空宽大,首尾锐利”的特征,为不同寻常的“古文”之传承;笔画类似于小篆,与“古文篆书”比较接近,应当是一种上古时期,所特有的原始书法,和笔迹之一。
当时,那些被大白猿幽静于山洞中的众多美女们,没有一人认识其中的文字内容,也就情有可原了。
这些竹简,本就是些古老之物,当下的世人,能看懂者,屈指可数。
王宝山因为在黑风岭时,跟着博古通今的周秀,学习过一段时间,通过读书识字,他在古文书法方面的知识,也算得小有所获。
但即并如此,此时此刻,面对白猿秘藏的竹制简犊,他也只能理解其中的万分之一二。
通过翻阅,他发现这些竹简卷轴里面,除了一些奇闻异事,似乎还记录着一部专注于剑修的功法,名为《寒月剑法》。
想必那把宝剑,和这部《寒月剑法》,是成套的法宝和功法,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虽妙用神奇,但其中的修行内容,他却无法理解透彻。
以至于,手捧着珍贵无比的功法和宝剑,王宝山却是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地去修行领悟。
这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到做时,方知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