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城内,一队队气势昂扬的士兵正在有序的退出城池;城头上,白云卷舒,寒冷凛冽。 此时已是初平四年底,距离那场轰轰烈烈的诸侯讨董已经过去了三年。 孙策深深吸了一口气,堪堪将心中的愤怒压下,想着自己今时今日所面临的处境,不由地想起父亲——江东猛虎孙坚。 当年,众诸侯联盟讨伐董卓,孙坚是豫州刺史,盟军先锋,被世人称之为江东猛虎,位高权重,何其英雄! 而如今,孙坚已亡故一年有余,孙家兄弟和亲族却在寄人篱下,被利用算计,呼来喝去,何其委顿不堪! 这让孙策很是愤恨。 他恨自己无能,不能重振家族荣光;怒这世道腐朽,到处充斥着蝇营狗苟之辈,用人唯亲不唯才。 这与他父亲当年讨董时面临的局面几乎一般无二。 当年,除了父亲在不断与董卓作战外,其余的关东群雄早已将这事置之脑后,他们为了扩大势力地盘,纷纷兼并割据。袁绍、袁术虽为亲兄弟,却互相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又因袁术不赞同袁绍拥立新帝的提议,兄弟两人翻脸决裂。当袁术派他父亲孙坚去攻打董卓之时,袁绍却趁机改派周昂为豫州刺史,率兵袭取阳城,夺了他父亲的豫州。 孙坚得此消息,仰天长叹,只好放弃攻打董卓,回师攻打周昂。 想到这里,孙策叹了口气,为父亲感到不值。 在讨伐董卓的关东群雄中,他父亲孙坚的军队是唯一一支数次与董卓军队进行正面交锋且取得大胜的军队,在曹操兵败汴水、袁绍迟疑不进、酸枣联军瓦解、天下人驻足观望之际,正是孙坚的孤军奋战,使藐视天下的董卓如芒在背、不得不仓皇西窜,迁都长安以避锋芒。 但也正因为孙坚的英雄气概,使得别的诸侯心生忌恨。当孙坚孤军杀入京城,分兵函谷,兵戈西指欲对董卓赶尽杀绝之时,联军中的群雄却各怀鬼胎,故意按兵不动,天下之势已经由一起对抗董卓,转为群雄开拓自己的领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孙坚再勇不可挡,也难以挽回脆弱的、分裂的讨董联盟。于是,董卓讨伐战在没有得到任何决定性胜利的情况下,便匆匆宣告结束。 去年,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在与黄祖军队作战的时候,身先士卒的孙坚不幸中箭身亡。 一代江东猛虎,就此陨落。 每每想到这里,孙策便扼腕叹息。 父亲阵亡时也就三十七岁,正直壮年,以当时的实力来说,刘表虽坐拥一州,却不可能挡得住来自江东猛虎的攻势。 可惜,天妒英才,父亲英年早逝。不然,他孙策也不用在袁术麾下装儿子装孙子。父亲若在,合孙家众人之力,这一半南国天下将归于谁手,也未可知。 孙策仰天叹了口气,不由地联想到挚交好友周瑜,以及自己这一路走来的艰辛。 父亲过世这一年多,他几乎已经忘了什么是开心,什么是快乐。 只有在想到周瑜的时候,他的嘴角才会微微向上勾起,露出一抹会心的微笑。 能与公瑾为友,一直被他当做自己人生中的一大快事。 早些年间,孙坚常年在外打仗,便把家属安置在寿春。其时孙策才十一二岁,已经开始结交各路好汉、名士。舒县人周瑜与他同岁,听说了他的侠气,专程前来拜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