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倭寇犯我台州-《大明好伴读》


    第(3/3)页

    也就是在嘉靖之时,被戚继光打残了一次。

    不过却也未有真正剿灭,虽没有以前猖獗,小股力量也还是存在的。

    盛世用文臣,虽说问及军事问题,最先开口的却是刘健。

    刘健回道:“臣以为于陆上加强防备便是,可增设卫所。”

    这样的方式最为稳妥,也是文臣一贯善用的主张。

    刘健话音落下李东阳也是开口道:“臣附议,太祖遗旨,倭寇乃不征之国,我大明不善水战,而倭寇又善于躲藏,出击,他则藏于海,收兵他又来侵扰,反反复复,耗费也不少。”

    两个内阁大学士都发表意见了,接下来轮到谢迁了。

    顿了一下,谢迁开口道:“臣以为,即便如李公所言,也当表明我大明的态度,得集结兵力前往应对,让倭寇再犯之时心有畏惧。”

    大学士之言后,便是兵部尚书马文升。

    估计是因马文升乃是掌兵之人的缘故,虽是文臣,但一个当战却也回答的是斩钉截铁,不曾有丝毫的怯懦,回道:“臣以为当战,集水师以及江南一干精锐卫所消灭。”

    马文升出言之后,自然又是五军都督府的那些都督。

    这些人虽都是勋戚出身,当年先祖都是战功分爵的,但大多数人却已是没有了先祖当年的血性。

    五个都督也不是人人都主战的。

    正当这些人在暖阁中为如何解决争论不休之时,谢至便已经接到了弘治皇帝相召的旨意。

    既然有旨相召,谢至也没需要他亲力亲为的事情,却也就去吧。

    谢至从云中赶到京师之时,便匆匆进了宫。

    暖阁中辩驳的这些事情虽告了一段落,却是并未有结果。

    这些人无论出于何种回答,皆有自己的目的。

    没有结果,弘治皇帝颇为的心烦意乱。

    作为皇帝就是这样,方方面面的事情都得需要他操心才是。

    正在弘治皇帝心情不畅的时候,听闻小太监汇报谢至到了的消息,赶忙抬手道:“叫他进来。”

    谢至总是能有焕然一新的答案,弘治皇帝也期待谢至的想法。

    进了暖阁,谢至行礼。

    弘治皇帝沉着脸,出言问道:“怎又折腾道天津了?”

    弘治皇帝出言提出这个事情,谢至便已是知晓原因了。

    扯起一道微笑,笑嘻嘻的回道:“臣偶然得到当年三宝太监的宝船图,忍不住便搞了出来。”

    谢至说起来轻松,那个宝船到现在已耗费十几万银子了。

    从其他地方赚到的银子基本上都花费在这上面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