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章-《半生回忆录》


    第(2/3)页

    一条坑洼的水泥路,沿绕着小镇的街道。街头另外一边便是主干车站路口,早晨傍晚都有大巴载着工人们路过。

    街上有很多人用扁担挑着箩筐,他们是从铁路那边来的,叫卖着一些农作物,换着一些铝制的瓢盆,和其他的主家在聊着些事情,也有一些在酒馆门口的长凳上啃着自己怀揣的馍馍。

    这一切在阿飞看来太熟悉不过了,他的整个童年生活都是在这个小镇上度过的,。

    故乡那个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一切都是久违的重逢。从早晨到黄昏,阿飞一直和母亲在一起。

    把家里很多卫生都做了打扫。顺便去了外婆原来家里,把一些东西都搬了过去。

    母亲开始计划将这块地皮上的房子拆掉,准备盖一间4层的楼房。从阿飞亲戚那里,找来了包工头商议就开始了。

    拆房子前外婆特意去找街道上的算命先生,请了黄道吉日。那天诸事皆宜,很多家里人和左邻右舍的都过来在帮忙,只是这块地皮拆完后小的可怜,最多也只有两间不大的门面房。

    整个夏天阿飞除了去找以前小时的伙伴阿旦,便是和母亲一起在房子上,里里外外的看着。

    外婆则是每天给小工们做着饭,那个时候的肉价虽然涨的厉害,但是阿飞母亲却从未亏待过任何人。

    转眼间便到了阿飞要上学的时候,还是得麻烦舅舅去学校找到了校长。

    拿着转学证明和学籍证书,阿飞和母亲一起去了学校。这个学校对阿飞后来的影响很大,虽然时间只有几年,但是这几年中发生的事,很是荒唐。

    学校屹立在主干道上,这条公路使学校分了两个校区,这边是老师的办公楼和女生宿舍。

    对面就是教学楼,从外面看很是气派,大门外一眼望进去,正面墙上赫然写着诚实好学四个大字。

    学校两旁的路边有很多摆地摊的小贩,吃的用的喝的穿的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