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安北之策(二)-《权宦为夫》
第(2/3)页
帐中静默了片刻,云策慢吞吞道:“可是,南北互迁,是巨大的动作,且耗时之久难以估量。陛下若真如此决断,势必要跟上此事操碎了龙心呐。”
“况且,百姓们谁愿离了家园故土?到时南北百姓怨声沸腾,怕只怕,还没实现百姓一统,倒让他们提前暴乱了。”乔奉之道。
霍景城叹息一声:“是啊……本殿也明白其中利害。父皇作为帝王,施此宏图大志,一旦功成,后世受益则流芳后世。可是当世两国百姓作为开端,深受互迁之苦,必会怨恨唾骂。哎……父皇竟把这样的难题丢给了本殿,他这是清楚此举必然延续多年才够见效,所以在试探本殿愿不愿意承他此志呢。”
云策打着扇子笑了几声:“那殿下您心里到底是愿意呢还是不愿?”
霍景城无奈嗤笑:“呵!作为储君,上有父皇,哪有本殿说愿不愿意的份儿,只有该不该的份儿了。此时,本殿的一句不愿,兴许就会失了太子之位。到时有的是人愿意支持父皇,并承他此志。”
“是也,是也。殿下只能顺着陛下的意思去答复了,否则就是推脱惫懒,惹来陛下对您的灰心。至于互迁之事的弊处,陛下能作此想,可见早已清楚了利弊。眼下若没有足够充分的说辞说服陛下回心转意,那么互迁之事怕是要板上钉钉了。”云策摇着羽扇徐徐分析,片刻又问:“殿下,那高太尉如何提议了?”
霍景城坐在桌边端起了茶盏,一边道:“高太尉是父皇的心腹爱将,自然唯父皇之命是从。本殿也没在他跟前吐什么话。他千里奔波而来,本殿已经让他去休息了。”
云策道:“那么殿下别无他法,回国后便顺着陛下的意思去答复吧。”
霍景城又叹了一声:“哎,此事一旦推行,近三年,南北两地上至皇族百官,下至黎民百姓,是不得安生了。只是父皇目光深远,为了南乾后世基业身先士卒,我这做儿子的也理该追随。父皇能背这一世骂名,本殿也背得。”
霍景城嘴上虽然如此说了,可那语气与神情还是带了几分无奈地妥协。乔奉之与云策对视了一眼,两人已是明白了霍景城真正的心思与意愿,却奈何身不由己。
三人相对,一时无言。
……
晚间时暮色疏影,帘外月明。正是散步的好时候。
一出帐篷,姚暮染竟闻到了浓浓的酒香味儿。她左顾右盼,终于瞧得清楚,原来营地中早已支起了好几处酒摊儿,士兵们三五一聚,席地而坐,大碗喝酒大声行着酒令,闹哄哄中倒也有几分喜庆。
乔奉之解释道:“染儿,后天大家就要班师回朝了,人人都高兴。”
姚暮染听了,心情亦是舒畅:“我心里也高兴。总算可以离开这里了。”
两人说笑着,在经过一处酒摊时,有士兵笑着招呼了起来:“乔公子!听闻那日夜宴上,您的酒量与殿下不相上下呢,小的们拜服于您,您今日赏光与小的们喝上几碗成吗?”
“哈哈——”乔奉之笑着向他们挥手,打趣说笑:“本公子是文雅之人,喝酒也文雅,闲聊静喝罢了。而你们喝起酒来非要行个酒令,本公子又不擅长,必然一败涂地。那日夜宴侥幸没有败在殿下手中,今日可别败在了你们手中,那可真是马失前蹄了。”
“哈哈——”一伙士兵全体哄哄大笑了起来,人人欢天喜地的。
姚暮染打量了几眼,夜色朦胧中,她在坐地的人堆里忽然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那身影半隐在一个士兵的后面。姚暮染见他鬼祟,于是定睛去看,这一看,她当即就忍不住掩嘴轻嗤一声笑了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