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宫之秘辛 君之秘行-《权宦为夫》


    第(2/3)页

    “陛下,老奴该交代的事情都给秦公公交代妥当了,老奴的东西也已收拾好了,今日便向陛下辞别吧。”

    霍景城抬眸看他,道:“好,你侍奉先帝一生,功劳苦劳皆有,此等忠仆,朕理该善待。只是......“话锋忽然一转,卫公公心头亦跟着一颤。

    霍景城离开御案,在他面前慢慢踱步:“只是,自古长侍君之老仆,知宫之秘辛,了君之秘行,是以,凡君驾崩皆随殉也。但朕还是愿意给你一个善终,那么你是否也该......来几句肺腑之言?”

    卫公公一听,心领神会,当即低头叩了一首,言之凿凿道出了一些事。

    “陛下,永羲十三年,先帝曾召长皇子入御书房,问之,长兄如父,可观得众皇弟谁德行最佳。长皇子答,吾之六弟,人品贵重,厚德载物,乃我乾朝天选之人。”

    霍景城听罢,唇角勾出了一抹暖暖的笑意:“在朕心中,长兄亦是如此。”

    卫公公一咬牙,接着道:“陛下,还有永羲四年,陛下十岁,与诸皇子一起习水,老奴奉先帝之命在池边监督,却看到四皇子手握银针,在水下扎爆了陛下身上的气圈,导致陛下溺水!老奴......老奴见陛下终未出事,为免宫闱之祸,所以……所以隐而未报!”

    霍景城意外一瞬,眸光慢慢变得寡淡:“原来如此。呵呵......万丈深渊终有底,三寸人心不可量呐。”

    卫公公紧张地咽了咽喉咙,小心道:“陛下,诸王即将回京,待守孝期满离京之日,宫中太妃们便要依照祖制,随自己的儿子一同离京前往封地了。到时,不知陛下对四王与其母祝太妃做何打算?”

    霍景城垂眸一笑:“还能做何打算?让祝太妃随四兄离京回到朔中就是。唉......你昔日想免的宫闱之祸,到如今才来说,却已酝酿的复杂了。朕也不欲秋后算账了,只看往后,这四兄朔中王肯不肯与朕手足情深,肯不肯与朕君圣臣贤了。”

    卫公公道:“陛下说的是。还有永羲十六年,立储之年,先帝曾接见一位高僧,那位高僧说,先帝此年会有一劫,若能蹚过,那位助先帝渡劫之人,便是帝之赤子,龙之真子,前途不可限量。”

    “结果此年,先帝在城楼检阅军队,失足自城楼坠落,陛下以身救父,助先帝渡过了此劫!”

    “呵呵......”霍景城低笑两声,道:“此事是父皇的劫数不假,又何尝不是朕命中的劫数呢?那重伤不起的一年,呵,如身在炼狱,此生都不想再提。”

    卫公公道:“陛下是真龙天子,自能渡过劫数,君临天下。至于其他一些宫中秘辛,也只是人所众知的秘密罢了,陛下皆知,也不必老奴来说了。还有帝之秘行,即便说出来,也样样都是先帝治国理政的英明事迹,并无晦暗之处,也是与陛下无关之处。”

    霍景城慢悠悠回到了御案后:“行了,去吧,随秦安去领了赏赐便离宫养老吧。”

    卫公公长松一口气,跪地叩首:“老奴谢陛下隆恩!”

    ......

    午时,秦安进御书房禀报,长公主来了。

    霍景城放下笔,道:“让宜双进来。”

    竹帘被人一掀,一道娇小的身影慢慢走了进来。长公主宜双,丽妃所出,今年八岁,容貌极是精致漂亮,小脸白皙如雪,灵动的黑眸带着浓密卷翘的睫毛忽闪如羽扇,见之生喜。

    宜双慢慢跪地,声如风铃叮铃:“儿臣叩见父皇,父皇万岁。”

    霍景城对她一看,笑容乍暖:“双儿,过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