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农耕注解-《王道寒》


    第(3/3)页

    其实这本《农耕注解》中,关于耕种方面的知识,他早在三天前就看完了,都是些比较硬性的知识,需要他以后慢慢地在耕种农作物时,多加注意和操作并可以了。

    而另外的三天中,他发现了这书里,王易还提到了关于风的观测之法,和感悟的详细讲解。

    这些或许就是王易,当天对他说的修行之法门内,关于领悟之道的介绍和方法。

    “有了这些类似功法的感悟,想必我也能成为一名修行者!”

    每每想到这些,王宝山都会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一番。

    加上那天晚上,王易的所作所为,和说的话语,他心里很肯定,这些或许并是养父王易,特意为他安排的东西。

    在这几天内,他还时常拿出那面观风镜,仔细观看,想从中获得点感悟。

    但每次,他都以失败而告终,也不知是他领悟能力太差,还别的什么原因,总之他无论怎么研究,都不得要领。

    看来正如王易说的,他得找一处风眼之地,多观测一下风的走势,或许就能有么一丝丝的领悟。

    对此,他倒是想得穿,没有为此感到沮丧,心里反而会无限地憧憬,如果有朝一日,也能像他的养父一样,可以御风而为,那该多么的让人不可思议啊!

    就这样,差不多过了八九天的时候,王宝山不再看书了,他杂乱的思绪,也回到了现实里。

    这倒不是他看书,又出了什么障碍,而是他觉得一切才好刚刚开始,不能操之过急,还是先放一放这修行的事,先回黑风岭再说。

    算算日子,他出来也快十天了,还不晓得,军营里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他得回去看看自己的兄弟们了。

    随后,他并简单收了一下茅草棚屋内,能够用的东西,把它们全部放进了自己清灵戒中,就朝着村里走去。

    再回黑风岭之前,他还得去给村头的刘大爷打声招呼,毕竟即将离去,去告个别,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道别的时候,王宝山还跟刘大爷提出,让他老人家干脆搬到黑风岭上,去过安稳日子得了,何必在村里,有一顿没一顿的挨饿。

    刘大爷却舍不得自己的茅屋,还说什么天好地好,也没有了自己的窝好,他已经过惯了这种生活,不想到处跑了。

    对此,王宝山也没有多说,别过刘大爷后,他朝着村子的西边走了。

    出了村子,前面是一片连绵辽阔的山地,地广人稀,也不怕被人发现踪迹。

    王宝山归心似箭,还有些怪自己,怎么就耽误了那么多天,想当初他还跟柳青等人说,两三天就可以回去了,现在他却稀里糊涂,过了这么十多天。

    不过他还没有自大到,军营里士兵们,若是没有了他,会过不去下的地步,只是王宝山自己对他们,有些歉意而已。

    路上他翻山越岭,逢水渡河,辛苦难耐之余,他望着茫茫地荒山野岭,心里倒是无比的期待,要是自己也能御风而行,那该多好啊!

    就不用在这茫茫的山野里,徒步而行了,也能减少身体上的折磨。

    可想法虽好,他却没能力办到,只能望而生畏,老老实实地一步步向前走去。

    如此漫漫的荒山之地,路径全无,王宝山仅靠自己的一双脚,一步步艰难地走着。

    快到夜晚的时候,为了避免野兽的袭击,他找了一个比较隐蔽的山洞,住了下来,打算留下过夜,好挨到天亮后,再赶路回黑风岭。

    可就在他点燃火堆,准备睡觉的时候,他所在的山洞外,约莫一里多的地方,有一个黑色的影子,如同一团飘飞的黑雾,至远方的山丘之中,飘荡而来。

    那黑色的影子,行云流水,鬼魅般飘荡在地面之上,看似漫无目的,实则像是在寻找着什么东西。

    “嘎嘎……原来在这里,跑得还挺快的,倒让老子一阵好找啊!”

    黑色的影子,像是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东西,并发出了欢快的声音,只听那声音,如同朽木在摩擦,异常的难听。

      


    第(3/3)页